Wake on Lan (WoL)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局域网的一台电脑远程唤醒另外一台电脑。WoL 这个功能很适合我这种懒人哦。比如说我的 WHS 服务器放在地下室里,而我的工作电脑是在一楼的办公室里。有了 WoL,当我想从工作电脑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料而服务器却是关机的时候,我不需要拖动自己肥胖的身体攀下陡陡的楼梯打开服务器的电源开关然后又攀上陡陡的楼梯拖动肥胖的身体回到办公室。相反的,我只需在工作电脑上面运行一个小软件,鼠标轻轻一点,WoL 就会唤醒地下室的服务器开机,我只要等几分钟就可以访问它上面的资料了。
- 网卡设置
要想使用 WoL 功能,首先需要被唤醒的计算机上的网卡支持这个功能。我的 WHS 服务器上的网卡是 Realtek RTL8100,从 Realtek 网站上查到是支持 WoL 的。于是从 Realtek 的网站上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安装上了之后从 “硬件管理器 (Device Manager)” 进入网卡的设置界面。在 “Advance” 标签页里需要把 “Shutdown Wake-On-Lan”,“WakeUp on ARP/PING”,“WakeUp on Link Change”,和 “WakeUp using APM Mode” 都激活 (Enabled),如下图所示:
- WoL软件
设置好被唤醒机器上的网卡之后,在用来唤醒的计算机 (就是我上面说的工作电脑) 上还需要特殊的程序进行远程唤醒。推荐使用这个小软件:Depicus’ WoL GUI。这个软件是个绿色软件,下载之后直接双击 .exe 文件就可以运行。
在使用 Depicus 的 WoL 软件之前,我们需要找到远程被唤醒机器 (WHS 服务器) 的一些网络参数。在 WHS 服务器上开一个 DOS 窗口然后运行 “ipconfig /all” 命令,如下图所示。记住图中的 “Physical Address”,“IP Address”,和 “Subnet Mask” 。
然后运行 Depicus’ WoL GUI,得到如下的界面:
将在前面记下的网络参数输入到相应的文本框里。软件中的 “Mac Address” 对应上面记下的 “Physical Address”,“Internet Address” 对应上面记下的 “IP Address”,“Subnet Mask” 当然是对应 “Subnet Mask”。“Send Options” 选择 “Local Subnet”,“Remote Port Number” 使用默认的 “7”。然后点击 “Wake me up” 按钮。如果一切顺利的话,WHS 服务器就会被唤醒开始启动。
前面提到我有好几台电脑,在组建家庭服务器的计划阶段就决定将其中的一台旧电脑改装为 WHS 服务器。这台旧电脑还是2002年的时候自己 DIY 的,从配好到现在除了换了一次主板外一直运行良好。
经过稍许改装后,我的 WHS 服务器的最终配置如下:
- CPU: AMD AthlonXP 2800+
- Memory: 1GB PC2700 DDR
- Motherboard: Gigabyte GA-7N400S-L
- HDD: 1 x Hitachi 2TB SATA HDD and 1 x Samsung 1TB HDD
其他的如光驱、鼠标、键盘、显卡之类的只是在安装系统的时候需要,系统装完之后就可以去掉了。
这个硬件配置已经超过了微软给出的 WHS 的最低配置,不过我在组建这个服务器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担忧。我最开始的设想是这台 WHS 服务器架好以后除了做文件服务器,还要用来做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向 PS3 传输声音和图像,这样我就可以用客厅里的环绕家庭影院欣赏从网上下载的高清电影了。由于 PS3 支持的影音格式比较少,所以媒体服务器在传输声像之前一般需要对声音和图像进行编码。而这个编码的过程对机器的性能要求就比较高了,我不知道前面提到的配置能不能够胜任这个任务。
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之后进行的测试中,WHS 服务器能够流畅地编码和传输 720p 的高清电影 (通过一个叫 PS3 Media Server 的软件)。这样我的 WHS 就完美了,呵呵。。。。。。
经过几年的折腾,家里有了好几台计算机,还有好多块用来备份的外置硬盘。这么多的机器和硬盘,在查找资料的时候不太方便,往往是要翻遍好几处才找到想要的东西。另外,我的大多数工作文档在各个电脑上都有拷贝,时间长了就搞不清哪台电脑上的文档是最新的版本。于是我萌生了组建一台家庭服务器的念头。有了一个大容量存储服务器之后,就可以集中存放所有的数据,可以轻松在数台电脑之间分享数据,还可以建一个媒体服务器以便在电视上观看从网上下载的电影。
在做了一些研究之后,我准备在 FreeNAS 和 Windows Home Server 之间选一个。很多网友推荐的FreeNAS有如下的优点:1)、对硬件配置要求很低;2)、基于FreeBSD,支持 CIFS/SMB、NFS、FTP,同时支持SSH和rsync协议,还支持 UPnP;3)、完全免费。Windows Home Server (WHS) 是微软于2007年推出的面向家庭用户的服务器操作系统。WHS 的主要功能和优点包括:1)、自带客户机备份和还原功能;2)、扩充硬盘容量非常容易;3)、自带远程访问功能;4)、基于 Windows 2003 Server,产品成熟,性能稳定;5)、对硬件的要求不高。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决定选择 WHS。做出这个决定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WHS 使用 NTFS 文件系统以及其扩充硬盘容量的方便性。NTFS 是Windows的原生文件系统,以后万一 WHS 的系统坏掉了我还可以把服务器的硬盘拆出来直接接到别的 Windows 电脑上恢复数据。如果是 FreeNAS 的话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FreeNAS 使用的是 Windows 不能直接读写的 UFS/ZFS 文件系统)。另外 WHS 的“储存池”概念让添加硬盘变得很容易,使得 WHS 具有良好的扩充性。
决定了用 WHS,接下来就开始架设自己的家庭服务器了。